查看原文
其他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建造,测绘难题怎么破解?

王元 李婷婷等 慧天地 2020-09-16


点击左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10月24日上午9时

港珠澳大桥将正式通车运营

一桥飞架粤港澳

天堑变通途

全国人民将共同见证

这个“超级工程”通车的历史性一刻


港珠澳大桥下的秋日美景(图/视觉中国)

“港珠澳三地怎么上桥?”

“我的车可以上桥吗?”

“大桥有什么配套服务?”

大家对港珠澳大桥非常关注

别着急

央视新闻实地考察制作了一张长图

妥妥满足你对港珠澳大桥的所有好奇

·

·

·


屏幕横过来

滑动指尖

·

·

·

·

是不是非常震撼

港珠澳大桥

凝聚着无数桥梁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

智慧和汗水

展现了中国最高的工程水平

请把赞美和掌声献给大桥的建设者们

他们用汗水和青春铸就了

这座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

向伟大的建设者致敬

同时央视新闻还推出了对港珠澳大桥介绍的视频,我们来剖析一下。

整个视频不到三分钟,整体一共可以分为5个部分。

1、 全局图

开篇介绍的是大桥的长度和构成的部分:55km+主体工程+2个人工岛+3个连接线,并进行了分别的示意。


2、 重要局部图

然后介绍主体工程的重点部分: 在图上标注了总长度,并在桥梁+岛隧 2个分段进行了长度标注,一目了然,同时注明岛隧:东西人工岛+5664m的海底隧道。



3、 重点数据展示

开篇基础介绍之后,然后开始整体细化,开始列举大桥数据体现品质,并且在一些观众没有概念的数据上加以类比,清晰概念。

首先一句话定位高度。


然后具体解析数据:对观众不熟悉的数据还贴心的做了“可建60座埃菲尔铁塔”的对比。



4、自然过度

用通行管理模式,说明三地口岸,珠海和澳门的模式,自然过渡到西边的人工岛。



5、细部介绍

过渡至珠澳人工岛后,开始自然地从西向东介绍大桥各部分内容,每一个部分内容基本版式:名字+数据+定位+寓意,在定位一栏尤其高度归纳。

桥梁介绍总分结构开篇。总起:三座都是可以通船的桥。


第一座:重点是像风帆


第二座:桥上3座塔像海豚


第三座:全线单体最大桥梁


西人工岛:救援功能,10万方


海底隧道:体现沉管大,怕观众不清楚,用“体积比辽宁舰还多8500T,耗费8座迪拜塔的钢筋”的方式进行类比。




东人工岛:观光功能:10万方


最后确认方位:东岛以东依次为大屿山水域和香港口岸


通篇没有一句废话,一气呵成,归纳总结恰到好处。整体以总分的形式阐述,又以重点信息过度完成整体标注的顺利衔接,可作为所有汇报类文件或项目介绍的撰写参考。

超级工程不断呈现,世界惊叹中国力量!在这一个个超级工程的背后,离不开测绘的力量。

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因海上施工无参照物,测量成了海上施工的“眼睛”。在建立高精度大桥首级控制网时,长距离高程传递技术难题出现:珠海高程基准无法直接传递到香港,高程精度无法精确,将直接影响大桥施工建设。

同时,在港珠澳大桥的岛隧工程建设中,有标准管节长180米,宽37.95米,高11.4米的33个管节组成的海底沉管隧道施工给测量提出了巨大挑战。因为沉管是由大型预制构件对接安装组成,一旦沉管对接的测量精度不能精确,就意味着33个沉管无法贯通。

面对超级工程提出的技术难题,测绘人各显其能,各献其力。

针对港珠澳大桥长距离高程传递的技术难题,国测大队一方面在直接水准测量和跨河水准测量时采用一等标准施测,并在长跨距跨河水准观测时,采用自行研发的直流供电觇灯来代替笨重的觇板。

另一方面,在覆盖区域,进行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来验证高程控制网传递精度。在应对沉管测昼精度难题时,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工程系主任黄声享教授通过综合误差分配、定向边比选和贯通误差估算,以及双线形联合锁网、精密陀螺定向边等理论分析,选择了试验场地进行陆地1:1实测模拟试验,最后提出测量塔投点的定位方法,成功确保了沉管隧道完美对接。

想知道港珠澳大桥是怎样建成的吗?戳视频看“基建狂魔”怎么解决这些“世界性难题”。

(温馨提示:请在Wi-Fi条件下观看)

来源:武测云信息、央视新闻、头条号/游走地道(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用人单位注意!测绘地理信息类相关专业优秀学子的求职简历来啦!
用人单位注意!测绘地理信息类相关专业优秀学子的求职简历来啦!(二)
530公里高空 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编辑 / 肖紫寒   审核 / 肖紫寒  王怡波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